湘西职院师生非遗炫技助力湘西州“五一”文旅
旅游管理学院 红旅筑梦 匠心传承
5月1日,旅游管理学院以“红旅筑梦 匠心传承”主题亮相乾州古城“乾城似锦·非遗盛宴”活动,聚焦非遗美食、雕刻技艺与红色文化讲解,展现传统文化魅力,助力湘西文旅。
活动现场,湘西非遗美食区香气四溢。旅游管理学院师生现场展演香煎蒿菜粑粑、腊肉提褶包等特色小吃。金黄酥脆的粑粑裹着蒿菜清香,腊肉包褶纹细密饱满,引得游客争相品尝。美食摊位前,师生指导游客以萝卜为材雕刻“心灵美月季花”,刀工细腻勾勒花瓣纹理,游客李先生赞叹:“一刀一刻尽显匠心,非遗技艺果然精妙!”
苗鼓方阵以《鼓舞声声·锦绘乾城》为主题,在古城城墙下擂响激昂鼓点。12面鼓阵整齐划一,艺人展示高难度击鼓技艺,游客互动体验击鼓乐趣,感受非遗韵律。
师生设立服务台,发放《带您游湘西》宣传手册,提供旅游咨询与导览服务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运用课堂导览技巧,引导游客参与体验,礼仪队以专业素养展现学院风采,实现服务与育人双目标。
民族艺术学院 非遗T台秀
“老手艺”遇上“新匠人”,原创民族服饰闪耀乾州古城。5月1日,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乾州古城三门开广场人潮涌动,苗鼓热烈,龙狮欢腾,“乾城似锦・非遗盛宴”非遗进景区活动火热开展,“民族之美 非遗T台秀”备受关注。
这是一场二十四节气与苗族美学的诗意对话。我校与十八洞苗绣产业学院联合开发的“二十四节气苗族盛装”闪亮登场,立春款上跃动的嫩绿,生机盎然;清明细雨,化作裙摆的细腻刺绣;芒种时节的金黄稻穗,在银饰间摇曳;白露的清爽,展现于衣袂间的蓝白渐变……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三方智慧:学校的创新设计、乡村绣娘的传世工艺、企业的现代技术,是校企合作的结晶。
立足土家族苗族文化沃土,湘西职院通过搭建非遗传承人工作室、湘西非遗传承创新中心等形式,深化产教融合,培养出一批批兼具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能力的非遗人才。近年来,我校与十八洞苗绣产业学院、边城非遗传媒产业学院深化合作,推动非遗技艺走出大山、走向世界。在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发展大会上,我校的湘西非遗技艺与文创产品惊艳全球,收获国内外好评。
传统非遗与现代设计如何巧妙融合?我校民族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师生设计的10余套旅拍服饰依次亮相,独具匠心,各有特色。“祈清山雨”以绿色为主,采用青山刺绣和云纹,清新脱俗、典雅大方;“翎染”将苗族蜡染的铜鼓纹图案重组运用于服装中,赋予传统纹样新活力;“白靛绳披”探索绳编与蓝靛浸染的创新运用,“棕榈古韵”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开衩、不对称等结合…… 现代时尚与传统韵味碰撞灿烂火花。
舞台右边,原创手工艺品琳琅满目,美食雕刻作品栩栩如生,吸引众多游客驻足。在湘西不夜城,还有非遗大师们进行课堂教学和品类丰富的非遗一条街。
(审核:向昌斌 刘湘蓉 编辑:石依婷)